都市快报报道,一位与杭州有着深厚渊源的老人去世了。
北京陈经纶中学17日发布讣告:捐资重建学校的人陈经纶先生于2022年1月16日在香港去世,享年九十七岁。
陈经纶这个名字对于杭州人来说并不陌生。 西湖边有一所非常著名的学校:杭州陈经纶体校,是陈经纶先生出资修建的。 被誉为“世界冠军的摇篮”,培养了多名奥运冠军、世界冠军; 这里也是杭州夏天最热闹的地方……
慈善一生,热心公益事业
陈经纶先生自幼随父亲居住在香港。 他继承祖业,致力于支持社会公益事业。 他捐款在全国各地建造了许多学校、医院和其他机构。 他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,被誉为“爱国者”。 “农村的典范”、“兴教育人的一面旗帜”。
陈经纶,1925年出生,祖籍广东新会。 17岁随父亲创业,继承了家业。 1950年,父亲陈瑞琪因病去世。 当时陈经纶年仅25岁。 许多公司董事的重要职责落在了他的肩上。 从此,他更加努力地发展陈家的事业。
陈经纶的祖父陈成波早年去香港后,开始从事大米生意,逐渐富裕起来。 他兴办夜校,扫除文盲,普及教育,让亲友邻里安居乐业。 陈经纶的父亲陈瑞奇继承父亲的遗志,在乡里创办了学校。 他以教育为立国之本,在乡村兴办慈善学校,扶老济贫,捐药送药,深受当地群众的爱戴。 他还多次向广东省、香港、澳门的慈善机构和医院捐款,并创办了20多所“城博志愿者学校”,学生全部免费就读。
艰苦的生活和与人为善的性格影响了陈经纶的一生,也为他后来的慈善事业提供了最好的解释。 陈经纶及陈氏家族先后赈济灾民,捐资在家乡修建小学、中学、公益大楼、轮渡码头、变电站、工业建筑、水厂等。 此外,他们还向新会市人民医院、华侨中学、环保城中学、荷塘职业高中、潘宝芬敬老院等各类建设捐款。
和父亲一样,陈经纶也热心慈善事业。 陈氏家族从祖父创办夜校开始,支持教育已有100多年。 改革开放以来,陈经纶先生捐资修建了多所学校和教育设施。 1989年,陈经纶先生捐资重建北京朝阳中学。 1991年6月1日,学校更名为北京陈经伦中学,新校舍于同年9月投入使用。
“杭州女婿”资助杭州建设特殊学校
说起陈经纶,杭州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杭州陈经纶体校(以下简称体校)。 陈经纶先生与杭州的缘分颇深。
陈经纶的妻子是杭州人。 这位“杭州女婿”也深爱着娘家人,其中就包括捐钱建体校。 公开资料显示,杭州陈经纶体校是1993年经省教委、省计委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体育中专学校。 前身是始建于1956年的杭州市儿童业余体校,是改革开放后杭州第一所由港商捐资共同兴建的综合性体校。 是一所公益性事业单位。1999年以来,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、国家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训练基地、国家游泳二线队、国家游泳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、国家举重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。 、中国羽毛球协会羽毛球学校、国家田径跳远、三级跳远项目
(2009-2012)年度奥林匹克高层次后备人才基地、国家篮球高层次后备人才基地等
杭州陈经纶体校原校长徐同浩对陈经纶先生非常熟悉。 “每次来杭州,陈老师都会来学校参观。” 徐同好说,陈经纶有深厚的爱国热情,特别认为教育是立国之本。 他向全国各地学校捐款,曾捐资2000万港元在杭州建设陈经纶学校。 京伦体校,在20世纪90年代初,在全国都算是一笔非常巨额的资金。
“杭州陈经纶体校是一所具有体育特色的学校,陈经纶先生注重培养全面型人才,老人非常热爱生活,90多岁仍然坚持游泳。” 徐同豪坦言,看到杭州游泳目前的成绩,陈老师也很高兴,为我们感到骄傲。
2007年1月,陈经纶被授予“杭州市荣誉市民”称号。
感谢陈经纶为杭州体育做出的贡献
杭州陈经纶体校开设田径、游泳、体操、艺术体操、蹦极、篮球、排球、沙滩排球、网球、羽毛球、乒乓球、举重、摔跤、柔道、武术、散手等共18个课程、跆拳道和拳击。 体育运动中,最著名的是游泳。
市场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:“中国游泳看浙江,浙江游泳看杭州”。 如果你想深入挖掘这句话,其实它还没有完成。 最好再加一句——“杭州游泳看陈经纶”。 每到夏天,体校的游泳池就异常火爆。 室内外的泳池里挤满了正在训练的孩子们,围栏外也挤满了等待的家长。 近年来,杭州的游泳成绩突飞猛进,更多的家长闻讯前来找陈经伦。 原本大部分都是杭州人,但现在省内很多其他城市甚至外省的孩子也开始在这里训练。
原杭州市体育局局长赵荣福回忆,他担任体育局局长期间,曾3次接待陈经纶先生,每次都聊得很开心。 “我们第一次见面时,陈先生身体很好。 第二次来杭州,他很高兴。 他已经接受了手术,但身体状况仍然良好。 我们在陈经纶体校他的雕像前合影,他很高兴。 ”赵荣福直言,杭州陈经纶体校被誉为“世界冠军的摇篮”,涌现出楼云、罗雪娟、孙杨、叶诗文、陈雨菲等奥运冠军以及众多世界冠军。 “我们对陈经纶先生表示深切哀悼,感谢陈经纶先生对杭州体育事业的贡献和支持。”
据相关接待人员回忆,陈经纶先生是一个非常友善、善良的人。 每次来杭州,他都会去体校附近的西湖风景区。 后来,当他年纪大了,行动不便时,他的妻子和儿子仍然保持着每年来杭州的习惯。 “他每次走进校园,都会弯腰和孩子们握手打招呼。他很友善,孩子们也很喜欢他。”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16bm.cn/html/tiyuwenda/1661.html